杭州日報訊 “這些年,我坐着火車從杭州趕到北京,就是為了看中央芭蕾舞團的演出。光是去年就看了兩場,《紅色娘子軍》和《大紅燈籠高高掛》。十多年了,天天都盼着中央芭蕾舞團來杭州演出。”
“每年新年檔的時候,杭州大劇院都會邀請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外知名芭蕾舞團,在杭上演《天鵝湖》《胡桃夾子》等經典舞劇。去年夏天的觀眾座談會上,我向杭州大劇院總經理洪見成提出,能不能把中國最好的中央芭蕾舞團請來。” 沒想到,這兩位鐵桿粉絲代表全城觀眾的心聲,短短一年時間就變成了現實。下個月,杭州大劇院和杭州愛樂樂團強強聯手,完美“交卷”,將檔期滿滿的中央芭蕾舞團請到了杭州。屆時,中央芭蕾舞團兩部經典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過年》即將登陸杭州大劇院,一口氣連演四場。這一次,將由杭州愛樂樂團擔任現場伴奏。 作為中國最頂尖的芭蕾舞團,中央芭蕾舞團與杭州大劇院的緣分可以追溯到16年前。2004年杭州大劇院落成之時,首演季的劇目就是中央芭蕾舞團帶來的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以及招牌劇目《紅色娘子軍》,為當時的杭城人民帶來了頂級的視覺享受,許多年過後依然令人回味讚歎。 當年《紅色娘子軍》的女主角孟寧寧,是第四代“瓊花”的扮演者。《紅色娘子軍》演到現在,此番來杭的中央芭蕾舞團副團長、首席主演張劍已經是第五代“瓊花”了。 “《紅色娘子軍》是我們團薪火相傳的作品,現在第六代‘瓊花’都已經誕生了。” 作為中央芭蕾舞團的看家招牌劇目,《紅色娘子軍》自1964年首演至今,演出場次累計已達4000餘場。該劇不僅在芭蕾的舞台上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颯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國娘子軍形象,更將中西方文化完美融合,通過震撼人心的故事情節、獨具中國民族特色的舞蹈演繹、恢弘絢麗的舞台畫面以及頑強拼搏、催人奮進的精神內涵影響了一代代人,成為了中國芭蕾史上一座傲人的里程碑。 “都説芭蕾是‘腳上枷鎖,手捧鮮花’的藝術,為了讓每一代‘瓊花’擁有真正的軍人氣概,她們都要去參加軍訓,感受真正的軍營生活,這種實踐精神將會一直傳承。”張劍表示,每一代瓊花的演繹都具有自己的時代氣息,通過細節的改造和打磨來符合當下的觀眾審美。“以前瓊花的眼睛瞪得跟銅鈴一樣,現在就温柔、知性多了。瓊花從南霸天的府中逃出來的時候,一個人孤苦伶仃,我們現在的演繹就通過更多的內心獨白來突出了她柔軟的女性形象。” 沒有什麼比新年芭蕾的形式,更適合辭舊迎新了。12月23-24日,中央芭蕾舞團的另一部經典舞劇《過年》將與杭州觀眾見面。《過年》(中國版《胡桃夾子》)是中芭將中國文化元素融入西方古典芭蕾進行創作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創造性地將家喻户曉的“胡桃夾子”賦予了浪漫唯美的中國神韻,以柴可夫斯基的音樂為背景,展開了一幅豐富多彩的中國民俗風情長卷,同時表達了中國芭蕾藝術家們對東西方文化交融的思考和探索。 張劍介紹,《過年》把中國人過年的場景搬上了芭蕾舞台。“大家會看到像瓷器、衚衕、琉璃廠、糖葫蘆等這樣的中國文化元素,甚至還有詮釋東方美學的仙鶴舞,年味十足,又接地氣。”而此番在《過年》中扮演中國王子的,則是中芭首席主演馬曉東。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芭蕾舞團身為國內首屈一指的芭蕾舞團,與世界各大樂團合作頗多,對於樂團的選擇要求也極高。所以一直以來,在國內很少與其他樂團進行合作,這次與杭州愛樂樂團連續合作兩部芭蕾舞劇實屬難得。 杭州愛樂樂團負責人李亮透露,1999年《過年》在北京首演時,負責執棒的就是如今樂團藝術總監楊洋。“一場演出,雙重享受。既可以欣賞代表中國最高芭蕾水準的中芭舞劇,又可以聆聽杭州愛樂樂團的交響音樂會,這一夜太值得了!” |